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办理 >> 2025年度 >> 内容
 
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29号
发布日期:2025-07-17    来源:交通局  浏览次数:  字号:〖
 

案由:关于以数字公交推动客流提升的建议

建议人:杨华

建议内容:

背景情况

随着常州市轨道交通网的不断开通、民用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升以及共享经济催生非传统领域客运方式的快速发展,我市常规公交客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对比2019年客运数据,2024年1-10月常州公交客运量为1.1亿人次,而2019年1-10月则为1.9亿人次,总体客运量下降了42.1%。面对公交客运量的大幅下滑,如何保障常州公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数字公交推动客流提升是关键。

问题分析

1、出行数据采集精度不深。数字公交智能化出行的核心基础是乘客出行大数据的采集数量及其精度,地面公交传统的移动支付付费模式和固定的乘车费用使得乘客只需要在上车时支付乘车费用,无法准确掌握乘客下车的信息,无法完成对乘客进行精准的出行调查。这既会影响对线路站点的精准评估,也会导致车辆调度无法实时匹配,使得在智能化出行中无法掌握乘客的交通需求,最终无法实现公交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乘客公交出行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不利于公交资源的分配及统筹。

2、数字公交配套支持不足。2023年,常州公交启动了“BRT智慧站台”改造项目。目前所有在用BRT站台均完成智慧化改造,正式进入站台无人值守新模式。然而,常规公交站台在硬件支持仍然存在较大缺失,站台电子屏幕配置比例较低,且部分电子屏幕未能投入使用。现阶段,市民主要依赖“我的常州”“常州公交”、高德地图等手机软件获取站点信息,但这些软件尚无法根据实时路况提供精准的到站时间,未能实质性减少乘客的出行成本。同时,受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加剧的影响,常规公交运营准点率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进而导致更多市民愿意选择站点信息清晰、到站时间准确的地铁出行。

3、公交线路定制特色不显。自2020年以来,常州先后推出“i巴士”定制小程序、“公交线小二”交流平台及“云公交”预约小程序,但定制公交的定位仍旧是常规公交的补充,其日均客流在我市公交中占比很低。在“i巴士”小程序中,目前仅设有13条常驻定制专线,许多市民对于定制公交的服务内容、预定方式及其优势了解有限。同时,音乐巴士等主题特色公交与客运实际需求脱轨,难以对公交业务形成真正有力的反哺。

对策建议

1、完善数字公交信息采集平台。通过架构平台获取乘客出行信息和实时有效的公交信息,以方便乘客能够准确获取车辆、人员、站点等基础信息,以及“车厢拥挤程度”“城区拥挤情况”“公交资源分配密度”“道路状况及公交线路实时推荐”等切实所需的实时信息,从而吸引更多乘客公交出行。

2、提升数字公交配套支持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常规公交站台的硬件设施。加强与相关软件平台的合作,提高站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建议引入更多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语音播报等,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3、加大定制公交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市民对定制公交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进一步畅通市民定制公交线路需求渠道,为丰富定制公交线路提供保障。同时,深入调研市民的出行需求,根据需求设计出更加符合市民期望的线路。

重点建议清单1:

完善数字公交信息采集平台。

重点建议清单2:

提升数字公交配套支持水平。

重点建议清单3:

加大定制公交宣传推广力度。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029号的答复

杨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数字公交推动客流提升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近年来,随着市民出行方式日益多元化,公交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日趋复杂,公交客流普遍呈下降趋势。为此,我局在2023年启动“数字公交”系统建设,积极探索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新型信息技术在公交行业的应用,以科技手段赋能公交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基本完成了智能调度系统、一码通行、电子站牌、云公交等六大项目建设,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均有明显提升。

一是建立数字大脑,决策更加科学。通过引入互联网出行大数据,结合公交IC卡刷卡数据、移动支付数据、车载GPS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线网优化系统与客流分析系统。2024年全年优化调整38条低效线路,20条线路百公里运量增长超过50%,总体百公里运量从2022年的79人次提升至2024年94.7人次,增幅19.9%。

二是强化数字协同,调度更加高效。选取巴士运营子公司率先实施“集中调度+现场管理”智能作业,利用客流模型、运力模型、路况模型,以及计划自动编排、异常事件自动处置算法,形成科学合理的运营资源调度方案,实现对车辆晚点、接龙等异常事件高效智能处置,推动经验调度向智能调度转变,调度发车效率较之前提高5倍。

三是实施数字响应,运营更加精准。在全省首创“常规公交+预约响应”服务模式,开通首条需求响应式“云公交”223路,即乘客通过线下预约机、云公交小程序、热线电话等方式发起预约,车辆根据需求开往“云公交”站点接送乘客,推动数字化赋能精准化服务。“云公交”自2024年9月30日开通以来,精准服务759笔订单。在今年3月26日起陆续新开通了286路、293路、337路3条云公交线路,进一步丰富了灵活公交的覆盖面。

四是打造数字服务,出行更加便捷。积极推动公共交通出行便捷化,2024年底成功实现全市公交领域“一码通行”,同时积极推动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围绕地铁主要出入口、旅游景点、重点路段,累计建成投用267个电子站牌,动态发布公交运营信息,同时深化“公交+轨道”两网信息融合,选取部分公交站点探索电子站牌同步显示临近地铁站的列车信息。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公交运营效率提升,一是全面深化“数字公交”应用。依托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结合轨道交通5、6号线建设以及居民出行需求,对公交线网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强公交与地铁、慢行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公交线路“长改短”,减重复、强接驳、增特色、填盲区,重点加强与地铁等交通方式在站点设置、运营时间、班次安排上的无缝衔接,实现“地铁到站、公交到家”。继续探索公交精细化、多元化出行服务,在孟河区域试点探索响应式“云公交”服务,以小型汽车代替传统大型公交提供公交服务。二是持续优化市民出行体验。加快推动公交地铁实现“一码通行”;在客流较大公交站点新增100块电子站牌,打通地铁与公交的运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互通;加快公共交通港建设,选取茶山地铁站作为试点,力争2025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

恳请一如既往地关心交通运输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常州市交通运输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    邮 编: 213022
联系电话:0519-856821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