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吴大道西延智慧快速路工程(一期)跨京杭运河多拱肋连续钢箱拱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AI技术深度融入全生命周期,为交通基建智慧化升级树立新典范。该桥结构复杂且施工精度要求高,桥面全宽70米,为世界同类型连续钢箱梁之最。
项目团队研发AI驱动的BIM协同作业平台,创新应用深度学习多拱肋空间定位算法,结合点云数据与参数化建模,实现复杂空间结构构件毫米级定位与自动建模;通过高分辨率三维激光扫描生成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智能匹配引擎可自动识别接缝特征、比对偏差并生成精调方案。此技术使预拼装效率提升50%以上,现场人员减少60%,能耗降低40%,质量精度稳定控制在2毫米内。
同时,项目应用"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机器视觉与AI算法实现焊缝自主识别跟踪,中央系统依据熔池图像与电弧信号自适应调整焊接参数,支持双机器人协同及防碰撞干涉。该系统将焊接合格率提升至99.5%,综合效率提高40%,材料损耗、能耗强度分别下降20%、30%,综合成本节约36%。
AI技术在钢桥梁建造中的成功应用为大型钢结构工程建设提供了全过程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交通基建迈向更安全、耐久、智慧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