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一个月。这座跨越长江的交通枢纽,打通了贯穿南北的高效物流新通道,常泰两地从“地理相邻”向“经济相融”深度迈进,成为长三角中轴崛起进程中的黄金物流动脉。
大桥通车后,常州与泰兴通行时间缩短至约20分钟,时空距离压缩超70%。泰兴至常州奔牛机场的通行时间缩短近1小时,间接扩大了机场对苏中地区的辐射范围,形成“航空+跨江通道”的联动发展效应。一个月来,常州至泰州方向日均20756辆次,泰州至常州方向日均20896辆次,断面总流量日均41652辆次。新北区沿线普通国省道(S122和G346)断面流量上升明显,日均机动车流量为20700辆,较开通前上升11.5%。
民生出行获得感增强,开通至泰兴方向的客运班车与旅游包车共计547趟次,较此前增长84%;累计运输旅客5485人次,增幅达116%,跨区域“非刚需”旅游出行市场爆发增长。核心跨江公交线路“常泰公交85路”早晚出行高峰班次覆盖紧密,民生出行“性价比”提高,居民每月通勤往返公交费用从原约400元(班车+渡运)降至105.6元,年均节省开支超3532.8元,一个月来85路公交共运送乘客81266人次。
大桥通车也带动港口吞吐量提升,对江北腹地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常州录安洲长江码头作业总吞吐量315.99万吨,同比增长13.71%。其中,散货吞吐量272.95万吨,同比增长14.37%;集装箱吞吐量3.31万TEU,同比增长9.66%。
今后,为充分释放常泰大桥交通红利,两地交通运输部门将结合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围绕港口一体化、交通互联互通、特色产业培育等领域深化跨江合作,共同打造“常泰组合枢纽港”,构建高效协同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水平,优化运输生产“软服务”品质,实现“1+1>2”协同发展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