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新一轮农村公路网规划编制成果通过市级审查,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省级报送。
此次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为指导,进一步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重点把握“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规模适当、功能完备”“以人为本、安全韧性”“强化融合、一体推进”“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五大原则,明确到2035年形成“覆盖广泛、衔接顺畅、安全韧性、绿色智能、多元融合”的现代化高质量农村公路网目标。
根据规划成果显示,本次新规划县道技术等级均达到三级及以上;县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提升至77%以上(现状73.6%)。预计到规划期末(2035年),全市县道公路网总里程预计达1642.955公里,其中重复里程72.181公里,规划实际里程1570.774公里,相比现状1503.862公里,规划县道增加66.912公里,增幅4.4%。乡村道公路网总里程预计达5774.964公里(乡道2838.752公里、村道2936.212公里),相比现状5782.183公里(乡道2790.513公里、村道2991.670公里),本轮规划减少7.219公里,里程降低约0.1%,整体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本轮规划呈现出三个方面成效。一是“优路网”。全市农村公路网结构更趋完善,县(区)均实现乡镇“10分钟上国省干线和高速公路,30分钟内到达市域”的目标。各乡镇、规划发展村之间的沟通衔接更加便捷。与毗邻市(县)之间道路互联互通更为顺畅,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成效更加凸显。二是“强联通”。全市2A/A级和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农业产业园、市级开发区、县级物流园区、县级工业园区、县级农业产业园、乡镇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及以上传统村落等产业类节点,均实现农村公路及以上等级公路全覆盖,进一步畅通资源要素流通,盘活市域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塑体系”。全市高速公路互通、铁路站、通用机场、重要港口作业区均实现县道及以上公路全覆盖,所有规划发展村庄实现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支撑我市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下一步,我市将根据本轮农村公路网规划成果,以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同发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持续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