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内容
 
夯实信用体系建设 为“调解直通车”增速
发布日期:2022-10-24    来源:交通局  浏览次数:  字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道服中心“调解直通车”品牌创建以来,受理的纠纷投诉大多繁杂琐碎,但桩桩件件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带来矛盾纠纷新变化,道服中心强化为民情怀,积极探索道路运输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成立全省首家道路运输服务质量行政调解委员会,组建行政调解员团队和调解专家库,与司法、法院等部门协同联动,联合天宁法院设立全省首家派驻法院运输纠纷调解室,推行“信用+调解”工作模式,将信用手段植入人民调解,用信用惩戒倒逼当事人履约践诺,柔性化解企业及个人之间的纠纷,提高了调解成功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积极探索实践。

为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打造诚信交通,在市交通运输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区道路运输行业信用管理工作机制(试行)》后,道服中心深入学习,认真解读,坚持问题、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结合实际,理顺调解与信用之间的关系,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将信用建设与“调节直通车”品牌双职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用工作任务“一张清单”、信用管理工作“一项机制”和信用警示惩戒作用,积极预防和化解调解纠纷。这项举措打破了“调解直通车”品牌和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法律体系支撑的尴尬局面,提高了调解成功率,也为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筑起了一堵坚实的防火墙,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基层有效治理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创新调解机制。

一是纠纷调解方式多元化,线上电话调解与线下法院现场调解相结合:小事微事由调解员通过电话核实确认信息真实性,协商化解。大事难事则经法院现场,由法官与双方耐心沟通解释、分析利弊,避免纠纷调解进入执行程序后产生不良征信记录;二是“信用+调解”模式规范化。在调解纠纷过程中,道服中心会进行信用提示,就纠纷证据真实情况签订承诺书,生成信用效力。对被申请方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调解的,告知失信风险及后果,软性提示及时履行义务;对经调解后拒不履行义务的失信方,将有关失信信息推送至省级信用信息平台,进行信用扣分处理。拒不履行义务的失信企业或个人,列入失信“黑名单”并网站公示,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行业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三是纠纷调解快速高效。道服中心坚持“快速调解,人民满意”的工作标准,以省级信用信息平台、巡游出租汽车、货运、维修、驾培及从业行业信用计分、信用评价为抓手,将信用植入人民调解工作,外聘18名行业专家、律师、资深媒体记者组成调解专家库,建立“一案一团”工作机制,以不伤和气、手段灵活的方式,高质高效推进纠纷调解工作。引导企业与个人讲诚信、守合同、提效率,为矛盾纠纷化解打开新思路,将矛盾纠纷柔性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有效节约社会资源,降低人民群众诉讼成本。

三、广泛开展宣传。

市道服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信用交通建设工作部署,在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调解直通车”品牌以人民调解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人民调解职能与社会信用建设相融合,通过官方网站、品牌宣传册、行业管理QQ群等方式,利用12345服务热线、“互联网+”监管、窗口办理业务等契机,向企业法人、经管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积极宣传纠纷调解及信用交通相关知识,引导行业从业者将诚实守信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深化推动“学信用、懂信用、用信用、守信用”的良好氛围。

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道服中心时时刻刻都装有人民群众,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调解直通车”始终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只要关乎于民生的小事,都当大事来办。“信用+调解”模式,“调解直通车”有足够的工作底蕴做到情理、诚信、法治三者融合,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彰显法律的威严,充分发挥调解员在现代社会法治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更高质量,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答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交通考卷。(道服中心  蒋一珍)

 
主办单位:常州市交通运输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    邮 编: 213022
联系电话:0519-856821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