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
※读文思廉※
纪检人故事丨影响我的那本书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给在陕西出生的两个女儿分别取名李讷和李敏。其中‘讷’与‘敏’出自《论语·里仁》……”初次听到这个故事时,我便好奇地翻开《论语·里仁》,徜徉在儒家处世修身成仁的智慧之海中,浸心洗礼,受益匪浅。特别是“讷于言”的修身慧言,为我在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上提供了灵感。
“讷于言”的寓意是告诫人们应说话谨慎,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避免祸从口出。而对于纪检干部而言,“讷于言”不仅是个人磨砺修行的目标,更是监督执纪工作的纪律要求。身处纪检监察岗位,我们说的每一句话,不仅体现个人素质,更代表党的形象,不可不谨慎。从大处而言,“讷于言”要求纪检干部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允许在任何场合公开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的言论;从小处来说,“讷于言”则要求纪检干部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绝不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看来“讷于言”与纪检监察工作之间本就有着天然的契合点。
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中,纪检干部在谈话时常会遭遇“熟人见面”,有时会处于被审查对象排斥抗拒、周旋对抗组织审查等“尴尬”处境。这时,有的纪检干部讲话就没了底气、教育没了力度,我开始反思“讷于言”应该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此时绝不能“怯言”,反而必须敢言,言于深、言于透,要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多动“婆婆嘴”,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遏制、早教育,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同时对存在违纪行为的党员干部,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积极宣传党规党纪,耐心细致开导教育,引导其转变错误观念,配合组织审查,如此才是真正领会了“讷于言”的精髓。
《论语·里仁》崇仁述仁,既推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忘我境界,更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言行规矩,这是因为“讷于言”不仅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唯有律己时“讷于言”、执纪时不“怯言”,才能展现纪检干部规范严谨的良好形象,打造纪检监察队伍秉公执纪的硬实作风。
※廉洁格言警句※
1、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2、做人要实在一点,为官要清白一点,幸福才会长久一点。
3、反腐方能国泰,倡廉才能民安。
4、立党为公,贵在心正心平;执政为民,贵在国富民生。
5、为官者之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
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7、以学生为心,担教育之责,行廉洁之举,育栋梁之才。
8、人因寡欲心情好,官因清廉恶梦少。
9、从政学牡丹清正之德,富贵而不淫;处事学荷花廉明之德,出淤泥而不染;做人学兰花高洁之德,君子坦荡荡。
10、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忧以终身,乐以终身。
※ 廉政小故事※
孙中山遗嘱儿女当自爱
孙 中山曾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可谓官高权重.然而,他为公而忘私,一生清廉,临终时只留下自己用过的一些衣物以及2000本书籍和一所住宅.住宅还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为他募捐购买的.人留下的《家属遗嘱》中说:“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毛主席留给我们的
在京参观毛主席的衬衣、床单和拖鞋,都补丁摞补丁;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主席带头不吃肉;让儿子岸英入朝鲜参战,直到牺牲等等.看到这些,我和讲解员一起流泪,内心的震撼无以伦比.毛主席没有钱吃穿吗?论功劳,谁能功盖毛泽东;论权力,中国何人至上?所以党的领导干部是不是廉洁从业,只要看看他的衣食住行和对亲属的安排就一目了然了.
※ 廉政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