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丹金船闸下游生态岛东岸开始了纤维复合材料(FRP)板桩施工,整体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这意味着纤维复合材料(FRP)在航道建设领域中的推广应用已经从研究阶段转为应用阶段。
《FRP板桩在丹金溧漕河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科研项目是由常州市航道管理处与南京工业大学一起,依托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对复合材料护岸结构进行结构创新设计,将纤维复合材料的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与传统材料(混凝土、钢等)相结合,形成刚度更大、承载力更高的复合材料板护岸结构形式。该项目已在2015年7月通过省交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并顺利结题。
据了解,目前常用的内河航道护岸结构主要有重力式浆砌块石圬工结构、钢筋砼板桩结构以及钢板桩结构等。然而这些结构存在各自的不足。圬工结构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需要开挖并进行地基处理,工程量较大。钢筋混凝土支护容易开裂继而钢筋锈蚀,导致土木工程基础设施中这类构件的耐久性出现问题。钢质护岸则容易受水环境中氯离子的侵蚀,从而加速钢板的锈蚀。
此次实际工程应用不仅验证了《FRP板桩在丹金溧槽河护岸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而且成功解决了传统板桩的耐久性问题,且大大加快了施工进程。
《FRP板桩在丹金溧漕河护岸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在丹金溧漕河航道护岸施工中的成功应用,为复合材料板桩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在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工程经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