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工业化装配式护岸结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科研项目课题组在丹金船闸管理所召开现场工作推进会,会议确定3月中旬将在丹金船闸下游生态岛进行现场装配试点施工。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该科研项目已从设计、构件工厂化生产研究转向现场施工技术研究阶段。
据了解,传统重力式护岸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我省航道工程中,但其施工周期长,施工基坑开挖作业面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难以控制,护岸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本课题针对传统重力式护岸施工周期长和施工中护岸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主要研究装配式护岸的工业化生产。
该项目以实际航道工程建设为依托,从装配式护岸的设计方面对护岸的结构构件尺度、结构构件的链接、装配式构件生产和护岸施工现场吊运、安装等施工技术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工厂化的生产构配件,保证构配件的生产质量,通过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最终实现工程建设工业化。
工业化装配式护岸结构的研究,不仅是贯彻节能、环保、低碳航道的内在要求,而且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人力投入、缩短护岸施工周期、减少施工基坑作业面、克服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应力问题。
在航道建设中推广装配式护岸结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幅提高航道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