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内容
 
廉政清风苑2016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16-02-01    来源:交通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廉政文化建设

    ※读文思廉※

    微文化:一颗善心

    林语堂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曾问他的许多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

     答案有许多。但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一颗善心。”

     “正是。”那位哲学家说,“你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着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他是一个良好的侣伴,可亲的朋友。”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以成为富翁的区区财产,与那种丰富的财产相比较,简直是不足挂齿了;怀着那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则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巨富,行更多的善事。假使一个人能够尽心努力去为国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能有惊人的迅速的发达。最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莫过于从早年起,就养成善心善意,与爱人的习惯一事了。我们尽管大量地给予他人以我们的亲爱、同情,我们的鼓励、扶助,然而那些东西,在我们本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反而,我们给人愈多,则我们自己所得的也愈多,我们能把我们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给人愈多,则我们所能收回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心理,以及习惯于那足以硬化人心的、无情的、冷酷的商业行为之故,以至于目光狭隘,只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坏处,而看不到他们的好处,假使我们真能改变态度,不注意去指责他人的缺点,而只注意到他们的好处,则于己于人,均有益处。因为由于我们的发现,他人也能自觉到他们的好处,因之而得到兴奋与自尊,更加努力。假使人们彼此相处,都有亲爱互助的精神,这种态度,一定可以使世界文化产生一大革命。

     世界上到处为那无私的、肯爱人助人的人建立纪念碑,这种纪念碑不一定是用大理石或铜来做成,而是建立在他人的心灵中!

     在进行“善意与善事”上,人人可以得到胜利。宁可在职业上失败,在财产上失败,我们却不在这点上失败——在亲爱同情及助人的态度这一点上失败!

    

    ※廉洁格言警句※

    1、警钟长鸣筑防线,防微杜渐保晚节。
    2、贪一分,百姓恶十分;廉百分,百姓喜万分。
    3、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4、廉洁自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5、贪一滴,占一点,点点滴滴是深渊;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间。

    6、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7、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

    8、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9、鱼为诱饵而吞钩,人为贪婪而落网。

    10、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 

 

    ※ 廉政小故事※

    齐威王烹贪官

     战国时,齐威王田因齐把即墨大夫召来,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为官,我每天都接到诽谤你的报告.可是,我派人到即墨秘密调查,却发现你在那里开荒辟田,农作物遍地,人民生活富庶.官吏清廉.之所以有人说你坏话,是因为你没有巴结我身边的大臣们.”之后,齐威王还增加即墨大夫一万户封邑,以资奖励.

     与即墨大夫不同的是,齐威王把阿邑(今山东阳谷)也召来,对他说: “自从派你到阿邑,我常常听到对你的赞扬.然而,我派人秘密调查,却发现那里田野荒芜,农民贫困.原来那些赞扬你的话,都是你拿钱买来的”于是,齐威王下令,把他放进大锅里烹掉了。  

     齐威王奖善惩恶,全国大为震动,官员们再也不敢懈怠,都努力做事,齐国得到大治。这个故事说明,评价一个人的政绩,不能仅凭几个人的说辞,而是要到实地探访,眼见为实.从另一个方面说,即微服私访才能了解真情实况。 

    

    朱德的廉洁故事

   朱德同志不仅告诫全党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自己始终如一地保持克勤克俭,清正廉洁。凡是同他有过接触、了解他的人,没有不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动的。

   厨师邓林回忆:“一般人认为朱老总是中央领导,吃饭是特灶,标准一定很高。可实际上,老总、康大姐和我三个人加起来的伙食费平均每月都不过五十元,就是按当时的标准,也勉强称得上是中层干部的水平。平时,如果饭菜剩了,朱老总不让倒掉,下一顿还要接着吃。有时来了客人,就嘱咐我添一两个简单的菜,从不铺张。”

   朱老总经常对邓林说:“我不让你每天做大鱼大肉,不是怕花钱,主要是要养成俭朴的习惯,一切从六亿人民出发,生活上不要太超乎老百姓水平之上。”

    

    ※ 廉政漫画※

    

    

 
主办单位:常州市交通运输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    邮 编: 213022
联系电话:0519-856821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