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常州市公路部门全面落实公路养护现代化管理各项要求,继续提高科学管养水平。
一是积极争取省局资金、项目支持,计划实施232省道常州南段大修,240省道中修,340省道卜弋段中修等三个项目,完成投资8000万元。对建成运营八年以上的路段,路况尚未出现明显下降的路段,逐步提高预防性养护比重,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确保全市国省干线公路综合指数MQI保持在95以上。加强桥梁监测维护,确保干线公路一二类桥梁占比达97%以上。
二是加强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在公路养护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规范流程、系统运作、量化责任、细化目标、监督控制、绩效考核的手段,使公路养护的各个层面、各环节的每一道工序和每项工作内容都精细、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提高公路养护效率。
三是持续推进机械化、标准化工区达标改造,建成1个标准化工区,1个机械化达标工区。并加强对已运营应急基地的监督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四是开展公路、桥梁、沿线设施等基础数据档案普查工作,进一步明确养护管理范围。做好104国道南渡段和238省道小河段的移交以及新增国省道的接养工作。
五是根据行政区划调整,落实和调整农村公路管理主体责任,做到管理无盲区。开展“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条件、通畅水平、路域环境,创建1个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