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常州采取六项举措全力推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一是创建“四好农村路”。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将日常养护经费和人员作为“有路必养”的重要考核指标,真正实现有路必养。二是建立养护资金常态化保障机制。要求各区辖市(区)在本级财政内逐年增加养护资金投入,确保足够的预防性养护和小修资金投入。三是加强机构建设。落实经费确保乡镇管理机构有效运转。依靠乡镇管理机构整合乡、村资源,逐步提高乡、村道常养率,提高乡、村道养护成效。四是完善管养体制,落实责任主体。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模式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五是推进群众性养护体系建设。构建农村公路的路况常态化管理机制和初期病害处治机制。重点指导示范乡镇开展该项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六是加强农村公路保护力度,着力提升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公路保护队伍。在乡、村道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宽、限高设施,重点遏制超标准通行等损坏农村公路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