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常州公路部门在公路管养中引入互联网思维,推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全面开启“智慧公路”建设。
一是推动公路执法管理。重点研究自主开发运用的路政巡查监管系统与路政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衔接互联,充分发挥路政巡查成效监管系统的智能化功能,实现数据实时传输,提高巡查工作效率及巡查监管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推广应用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推动事后追责处罚和非现场执法模式完善。
二是健全路网监测体系。统筹开展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监测点建设,对232省道、239省道、340省道等国省干线重要路段、关键节点新建、改建12处路网运行监测点。评估239省道奔牛大桥路网监测技术实施效果,加大推广应用范围,提高桥梁监管水平。
三是拓展路网信息服务内涵。深挖交通量、视频监测、动态称重等各种公路监测数据和工程设计、建设、养护等数据价值,为公众提供更加实用性的信息。强化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服务信息共享,丰富公路出行服务信息内容。创新拓展以智能移动终端为基础的微信、APP等多种公路服务信息发布渠道,使公路服务信息获取更加多元化。
四是强化内务管理能力。借助信息化手段,统筹协调、科学整合路政、养护、路网调度巡查业务需求,优化配置公路管理资源,开展并完成常州公路协同巡查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巡查业务管理协同化。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公示行政处罚、审批相关事项和材料清单,使得公路行政许可事项法定化、程序标准化、材料样本化、文书模板化。全面运用移动办公平台,提高公路行业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