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随着全长190米、8万吨级的帝坤号停靠在录安洲4号泊位,常州首个十万吨码头迎来第一艘巨轮、这也是该码头开港以来的最大载重吨船舶。
常州企业每年约有100万标箱货物运输通过陆路经上海深水港口出口,如果能对录安洲泊位进行升级,加大常州港对集装箱的开拓能力,企业每个集装箱可以减少100美金物流成本。此次录安洲新建的4号深水泊位,是我市首个10万吨级的码头泊,目前已具备10万吨级船舶停靠条件。2016年年底,4号泊位工程将全面竣工投产,最终形成1-2号泊位为集装箱岸线、3-4号泊位为散件杂货岸线的生产格局,最大程度地扩大集装箱业务业务岸线,实现口岸开放。
据悉, 常州在沿江八市中可用深水线仅4.7公里,但现有港口每米岸线的使用率在全省第一。常州港吞吐量稳步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17%,已成为常州及周边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和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十万吨级码头的建成将明显提高港区的集疏运、装卸等物流水平与运输效率,增强常州港口的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凸显常州港区的交通地位,优化常州的港口布局,带动常州港口全面整体的升级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