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京杭运河常州经开区(原戚区段)沿线严重受淹,沿线群众对于开展航道整治的呼声日益迫切。 12月2日,市长费高云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杭运河常州经开区(原戚区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京杭运河常州经开区(原戚区段)总长3.347公里,航道两侧企业、商业和民房密集,地势低洼,航道口宽不到60米,驳岸年久失修,汛期防洪面临较大压力,船舶通航能力不足,限制了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作用的发挥。根据实施方案,京杭运河常州经开区(原戚区段)三级航道整治航道3.34公里,新建3座桥梁(包括已改建完成的戚大桥和正在规划设计中的工农桥、惠济桥),采取往南单边拓宽方案设计,航道面宽80米,驳岸南侧10米永久征地线,新驳岸顶标高吴淞6.5米。预计2016年底竣工。
费高云指出,实施京杭运河常州经开区(原戚区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一方面可以切实加强该区域的防汛防涝能力,改善沿线生态,保障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运河通行能力,加快水运经济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从构建整个经开区防洪体系的角度出发,优化工程设计,保证质量效果;市区共建,部门联动,共同努力,将这项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实施好。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九云,副市长张耀钢、王成斌、张云云、方国强、史志军、常和平、热孜燕•阿布力孜和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