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迎检工作考核力度。继续保持高度重视、毫不松懈的态度,对照迎检指标细则,狠抓工作细节,强化落实力度。在正式检查来临前,除接受省厅、省局检查外,市公路部门还将组织开展新一轮模拟检查,按照部评分标准对各单位迎检工作进行评分,实行挂图作战,列表打勾,每个环节逐个过堂,发现问题立即限期整改。落实片区包干、路段包干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考核具体,奖惩到位。公路处迎检办将加大工作指导和督察力度,重点督促薄弱环节的提升工作。
二是路况水平保障双优。对养护大中修项目严格实施“三大控制、两大管理”工程管理机制,本月底前全面优质完成。312国道常州段路况改善工程在国检前完工。保证国检时路况(路面破损状况指数、路面平整度指数)两项指标优等率达到100%;同时分析上半年桥梁检测数据,全面落实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和各项管理规定,及时发现、处治桥梁病害,确保危桥当年修复率达到100%,干线公路一、二类桥梁占比达到97%以上。针对夏季高温多雨天气,重点做好路面防水和防高温养护工作,强化应急管理,完善水毁、热毁抢修应急预案,备好物资和设备,以防路况指标快速衰退,保障全市干线公路畅通。
三是持续改善公路服务水平。坚持长效管理,全面加强公路沿线环境和出省通道综合整治。突出出省通道是检查的重点,确保出省通道的总体环境明显优于邻省,全市路域环境达到部省规定的“八个无”标准。完成干线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任务,同步建立和完善安保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建设路网运行监测点及开展应用,形成一套公路网监测设施建设、应用和管理维护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把工区达标改造作为提升预防性养护水平的重要抓手,下半年建成机械化达标工区3个,标准化二类工区1个。建成金坛、儒林收费站治超卡口,继续完善超限治理关联处罚机制,加大追责处罚力度,稳步降低公路超限率。
四是高标准完成104国道示范路建设。协调地方政府将创建工作与提升城市形象、美化沿线环境等规划紧密融合,调动发挥沿线各级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创建宣传和引导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创建工作在国检前全面完成。建成“标准达标、技术规范、美化舒适、人文特色”的国家级样板路。
五是不断整理完善内业资料。在完整度的基础上,对内业资料的准确性、逻辑性、关联性进行全面梳理,特别是完善涉及管理单位与施工单位有逻辑关系的资料。加强信息化管理,利用公路云计算平台,发挥“大数据”作用,强化各项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和共享互联,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按照省局要求,配合收集整理“四新”技术以及科技创新工作等资料。做到内业资料体系结构清晰、外观统一规范。对汇报材料、宣传片、宣传画册等继续修改完善,真正体现我市五年来的发展特色和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