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夜以来,我市遭遇长时间暴雨袭击,据气象部门预报为200年一遇降雨。持续降雨导致内河水位暴涨,大运河(钟楼闸上)水位一度达到6.40米,超过警戒水位2.10米,流速加快,水情紧急。针对这一突发状况,常州地方海事部门迅速行动,启动一级响应,辖区共投入海巡艇15艘,出动海事人员60余名,全部实行24小时值守,加强对重点航段的监管,杜绝船舶触碰桥梁等水上交通事故发生,到目前为止,辖区未发生一起水上交通事故。
一是全面启动海事防汛应急预案。暴雨前后,通过12395平台共发布预警短信3000余条,提醒船舶和船公司,密切关注天气和水位变化,落实防范措施。提醒途经京杭运河戚墅堰段的船舶,服从海事管理,减速慢行;途经德胜河、武宜河、新孟河、藻江河、锡溧漕河等水域的船舶谨慎驾驶,防止碰撞桥梁。
二是严格落实防汛措施。27日上午,为配合受大雨影响严重的戚墅堰地区的防洪工作,及时发布航行通告,对京杭运河戚墅堰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要求过往船舶减速慢行,防止船浪对岸堤的冲击,支线航道实施全面封航。下午2:00,水位持续上涨,对该航段实施了船舶禁航。
三是加强现场巡航值守。现场执法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防死守重点部位,派遣海巡艇守住武宜运河、德胜河、新孟河等低等级航道。由于京杭运河水位持续上涨,钟楼防洪闸于27日16时20分关闭,为配合工作,常州地方海事部门在大运河沿线部署30名人员,7艘海巡艇实施全面交通管制,确保防洪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是与镇江、无锡地方海事实施联动。我局根据水位情况,主动与镇江、无锡地方海事部门展开联动,三地全线实行交通管制,控制船舶流量,加强对过往船舶管理。常州辖区暂停办理船舶签证,在航船舶就近在锚地停靠。
五是实行领导带班防汛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将上级精神要求部署下去,确保应急抢险队伍和船舶、设施全面部署到位。同时,将现场防汛应急工作信息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以确保应急工作部署、实施的精准性、针对性。
六是密切关注雨情、水位变化,按照规章制度及时上报汛情变化,做到第一时间处置。
现钟楼防洪闸关闭,京杭运河常州段全面断航,地方海事部门将密切关注水情变化,积极与市防指对接,加强与相邻海事部门联动,打赢防洪这一仗,并做好钟楼防洪闸开闸船舶恢复通航的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