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起,我市内河将进入枯水期,为避免因水位降低导致搁浅、堵档等事故发生,常州地方海事部门采取四项措施保障辖区水路运输安全畅通。
一是实行通江航道大循环放航模式。联合水利、公安,对魏村、小河两个通江口门实施大循环放航管理,即在2014年11月5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魏村闸以单向放行进口船舶为主,小河闸以单向放行出口船舶为主,两闸联合调度、相互配合,严禁总长超过45米、总宽超过8.2米的船舶进出,澡港闸继续严格控制38米以上且进入运河的大吨位船舶通行。
二是进行航道障碍普查。及时清理沉船沉物,在淤积、急弯等易搁浅、碰撞处设立简易警示标志,并积极与航道部门协调,对易堵航段进行疏浚,提高航道通航能力;要求丹金溧漕河溧阳段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设立30个临时应急带缆桩以便船舶停泊,现场执法人员加强值班、巡航。
三是深化“打非治违”行动。把“打非治违”要求常态化,深入开展船舶超载整治工作,严控大吨位船舶进入低等级航道,并采取限航、分流等措施,减轻部分航道通航压力,规范水上交通秩序。
四是随时应对各类水上突发事件。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各海事基层站点严格执行24小时工作制,12395搜救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提前维护好各类搜救船艇30条,确保船艇、人员随时处于适航待命状态,遇有险情和事故及时组织救助,做到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确保枯水期辖区无一般以上事故发生,内河水域安全、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