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常州公路部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开展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行业发展转型升级。
一是发展理念创新。开展“低碳公路”发展研究,按照低碳、环保、节能要求,注重从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源头上降低排放,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益。武进区环湖东路建设将“低碳”理念贯穿始终,建成全省首条低碳景观示范路。
二是科技成果应用丰富。以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广泛运用了桥梁智能张拉、抗裂型水稳、温拌沥青再生以及薄层罩面、桥梁伸缩缝快速修补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推动节能减排。仅338省道大修旧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技术就节约石料6000吨,减少沥青280吨,节约工程造价271万元。
三是科研攻关取得突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评价方法》通过省厅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桥梁伸缩缝快速修补技术研究》列入全省公路科研计划。我市作为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的试点地区,编制印发了相关规范性技术指南。
四是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管理创新。建立并维护各类公路数据库,运用信息化系统辅助科学决策。完成公路“云计算”平台搭建,智慧公路建设取得进展。结合国省道公路布局规划,开展路网运行监测设施发展需求研究,开发具备“公路设施健康状况监测、公路突发事件预警、公路气象监测”等功能的智能化设施,完善监测体系,打造智能公路。加大移动执法终端和车载视频监控等车载信息化装备建设力度,所有路政执法车辆安装行车记录仪,提升了路政管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