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来,常州公路部门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公路管养现状,强化超限运输治理工作,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各地各部门联动。开展常州地区跨域治超行动,集中全市所有治超执法人员,协调公安、运管部门组成执法队,自8月份以来陆续在各辖市(区)分期组织专项整治。使得力量集中、执法重点突出,短途超限运输行为得到有力控制。实施违法车辆信息抄告,推动事后关联处罚。
二是消除农村公路治超“盲区”。针对绕逃农村公路的超限车辆增多的趋势,切实加大农村公路超限运输的路面治理力度,填补农村公路治超投入不足。并在农村公路与其他公路的连接节点完善限高、限宽设施,有效降低重载车辆对农村公路和桥梁的损害。
三是提升收费站治超卡口作用。依托全市各普通公路收费站点,充分整合公路系统内部资源,完善计重、卸驳载场地等超限检测设施,派驻执法人员,发挥检查卡口作用。联系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和路政管理部门,实行信息互通机制,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布设检测点,加强管控。
四是加大智能化执法应用力度。积极运用312国道常州段“一站两点”式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把信息辐射到周边固定治超站点,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加快金坛地区的不停车检测系统的建设步伐。完善执法车辆的“移动办公”功能,实现车辆定位、视频监控、执法记录仪等信息化设备的升级改造,强化执法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