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公路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有效提升年”活动要求,攻坚克难,打破常规,切实加大干线公路建设的推进力度和投资强度,掀起新一轮公路建设高潮。针对今年公路建设项目多、时间紧、投资大的特点,注重管理方式创新,整合有效资源,打破部门界限,推行重大项目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搭建强有力的项目工作组,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形成拳头打“歼灭战”。积极应对复杂金融形势,不等不靠,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克服还贷能力不足难题,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有力支持了我处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和有序推进。全市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6.96亿元,建造里程74.9公里,通达深度和路网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是干线公路实施精品工程战略。投资4.24亿元,制定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施工考核标准和办法,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在建工程的质量控制状况,形成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级质保体系。注重新理念设计、新技术应用,S239路面改善工程率先在全省大规模使用厂拌沥青热再生,创新试用环氧沥青混凝土技术并建成通车;积极做好项目储备,提前谋划S238常州段改造及S122常州段东延伸线的前期工作。
二是策应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加强连接港口、机场、码头的市域公路建设,投资5.95亿元,建成沪蓉高速至常州机场专用公路、机场至239省道连接线,干线公路与运输枢纽实现无缝衔接,区域联系得到有效强化。
三是突出“国检”重点路段,不断优化公路技术状况。投资1.66亿元,实施大中修改造里程43公里、危桥加固改造2座、整治桥头跳车27座,同步实施文明样板路、绿色通道、安保工程建设。保持了“畅、洁、绿、美、安”的公路通行环境,公路技术状况综合指数值稳居全省前列,第三季度全市干线公路实现优良路率100%,位居全省第一。
四是农村通达工程坚持“路桥同步”建设。投资5.1亿元,建设农路203公里,农桥245座。以“质量年活动”为契机,完善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开发了“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保工程专家系统”及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诊断流程,开展示范工程应用,农路农桥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