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是为了维护好公路及相关设施的完好——看似简单的概念背后,蕴含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公路养护做得好,其实也就是在实施生态保护。
三个“利于”
之所以能将公路养护提高到生态保护的层面,与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无不关系。这里所说的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文化和经济生态。
显而易见,公路养护中的绿化工作有利于沿途的水土保护。首先是公路行道树的绿荫,夏季起遮荫作用,可以减少高温季节沥青路面泛油现象,雨季时可以抵挡大雨、暴雨直接损毁路肩。边坡的绿化或复绿,进入雨季后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公路塌方,而路肩上有了路肩草,路肩就得到了保护,甚至可以减少沥青、水泥路面出现啃现象。
文化生态同样需要保护,公路文化是公路的硬软件设施与行业精神风貌的综合体,也是公路行业文明体现。而生态养护是人文景观,生态发展、安全保护、旅游辅助为一体的新型公路文化,将对社会文明与公路行业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可以说,公路养护有利于构建新型公路文化。
经济的发展推动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当下热门产业,北方人去江南,南方人去新疆、西藏,大多要通过公路实现,沿线的视觉效果会为旅途锦上添花。因此,推进公路生态养护将对旅游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如果公路环境真正达到了“人在车上坐、境在画中游”的目标,日益兴旺的旅游业将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类难题
各级地方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公路生态文明与全国生态建设紧密相连,推进公路生态养护也是当前公路管养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当前要生态养护必须面对和解决三类的问题。
一是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区域降雨量失衡,各地经常性出现公路水毁与塌方,近几年来受台风袭击,公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公路部门忙于抢修保畅通的工作已经非常艰巨,公路生态环境也能得到及时恢复。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中的瓶颈。近几年来,全国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国、省道建设有突破性飞跃,全国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高等级公路由于资金上有保障,公路绿化可以达到要求,生态环境也可以得到及时恢复,但对于农村公路来说恢复生态环境,就有一定难度。
三是过境公路的管养症结。由于宣传力不足,当地百姓缺乏法治意识,公路旁边垃圾乱堆乱放,违章占道等现象市场发生,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过境公路生态养护工作中的节点,在许多地区,过境公路环境保护难已成顽疾。
行之有“法”
虽然全国各地区域经济条件不一样,气候环境差异也不同,但是推进公路生态养护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公路养护朝生态养护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新建公路多,拓宽改造的路段也不少,如何加大公路边坡复绿力度也是推进生态养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比如经济条件好的区域,可以通过客土喷浆进行复绿,采用草皮移植进行绿化,或是种植爬山虎等形式恢复边坡生态环境。当然,农村公路线长面广,要用喷草、移植绿化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泥土较多的边坡,也可以残躯对边坡上的浮石进行清理,消除道路行车安全隐患后,让草木自然生长。
进入公路水毁频发的雨季,在抢修保畅通时,除了对已抢修路段进行平整外,还应对路肩与边坡上的浮石进行清理,使其生长自然草,恢复自然生态。切莫造成公路抢修后路外成山或残缺不平现象。对于普通是石方的路段,适当铺上部分泥土,播撒部分易生长的草料,促使公路环境得到复绿。
随着时间推移,无论沥青路面还是水泥路面,都会受损老化,对此县级公路部门每年都要进行路面大中修。在沥青路料的再生利用中,水泥破板可以作为公路边沟砌筑材料等,切忌以提高路面高度方式施工,或将破碎材料随意堆弃在路边,前者影响工程质量或排水,后者影响公路生态环境与行车安全。
路肩增高会影响路面排水,而路肩草过长也会影响路面排水,在过去每年的铲路肩工作中,路肩草也被一并连根铲除,现在面对沥青与水泥路面,铁铲换成了除草剂。从生态养护的角度看,这是不可取的:路肩草也是公路生态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议给公路站配上割草机,通过机械规范修剪,促使路面排水保持畅通的同时,是路肩草成为公路上的自然风景。
在当前公路绿化中存在的一种偏见,认为植被越茂盛就是生态环境越好,可是过于茂盛的绿化也会出现弊端,比如遮挡公路标志牌视线。特别是农村公路路面较窄,过于茂盛的行道树枝条会影响行车安全等。因此,公路绿化要力求合理,对设置有安全竟是标志标牌的,要留足空档,保障警示标志标牌视线良好,同时要定期对过盛树枝进行修剪,既要保护公路生态环境,又要使公路绿化带更加生机盎然。
针对过境公路环境的脏乱差,可以通过路政管理专项治理,共建文明路段、聘请路政协管监督员等,多种办法推进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同时可结合“文明村镇”建设,使过境公路环境保护成为“乡规民约”,促使公路行业文明与村镇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