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行业管理部门和客运企业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常州市客运班线公司化经营率已达72%,超过今年公司化经营率70%的任务目标。共完成了29条线路36辆车的改造。具体做法如下:
一、成立组织,落实责任。要使改造任务落实到位,改造工作就必须责任到人。为此,市运输管理处专门成立了客运业结构调整工作指导小组,由处长亲自挂帅,辖市(区)运管处领导参加,以此体现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同时要求有改造任务的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分块、分条、分项,定量、定时、定人,在此基础上与辖市(区)运管处和辖区内主要客运企业签订了公司化经营改造的目标责任书,并将客运业结构调整工作作为对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此来确保改造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市运管处在客运企业的配合下,客运线路的公司化经营改造成绩显著,实现了三赢。运管部门在改造过程中鼓励企业多多照顾原有承包、挂靠经营者的利益,使得公司化改造能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有效推进。公司化经营改造,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车辆收购和承包、挂靠经营人的补贴。比如常溧线,常金线收购企业一次投入达到上千万,所以公司化推进的进程必须考虑到企业的能力,只能稳步推进,否则欲速不达。使收购、改造在稳定中进行。
三、摸清情况,拟定计划。并不是每条线路都适应公司化经营的,摸清各条线路的经营情况,是做好公司化改造的前提,运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深入企业对线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各条线路的承包期限、实载率,根据情况分析探讨进行公司化经营改造的可能和途径。最后确定了39条线路47辆车列入了今年改造计划。
四、政策引导,企业改造。客运线路公司化改造,不仅是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重大改革,同时,也为强化行业管理提供了契机。凡列入改造的线路,在规定期限内,企业未能实行公司化经营的,该班线经营权使用合同到期后,重新组织招投标,吸纳承诺公司化经营的企业参与招标。凡列入改造班线的车辆,改造期内一律不予更新。对一些主体分散、矛盾较多的班线,引导企业通过线路置换、入股、调整承包线路等多种方式,提高线路经营的集约度,确保公司化经营改造顺利开展。
五、强化责任,稳步推进。要将目标分解,责任明确,层层落实到每个管理部门的责任人身上,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确保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兼顾好企业和原承包经营者的双方利益,减少和消化矛盾,保证改造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对改造规模大、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线路,要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和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