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公路部门打造“四大路网”支撑公众满意出行
发布日期:2012-02-02

   今年以来,常州公路部门精心打造“四大路网“,支撑公众满意出行,体现公路公共服务价值。

 

   一是“舒适路网”。依托各辖市(区)不同地域环境,将自然景观、人文地理环境与公路精细化养护有机融合,打造239省道、241省道、338省道、340省道各10公里左右干线公路养护示范路段,重点对道路交叉口、绿化带、村镇出入口、桥梁护栏、交通设施等进行优化提升,构建带有常州特色的“安全、人文、生态”式公路。在小修保养和大中修工程上树立质量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程序要求,并首次提出“质保期”和“售后服务”的概念,提高日常养护质量。全市国省道公路优良路率达99.86%,公路综合技术状况指数值94.9,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为载体,通过文明样板路、示范乡镇创建等驱动引领,强化后续养护,县道优良路率达到91.18%、乡村道好路率达到75.2%,公路路况水平达到一路畅行的需求。

 

    二是“平安路网”。高度重视桥梁运营安全,全面完成全市境内的桥梁检测。同步更新完善桥梁电子档案,所有桥梁基本状况、检查维修记录等一目了然,初步实现桥梁技术档案、桥梁检查及评定和营运状况的信息化管理。目前全市干线公路一二类以上桥梁占比97%。加大治超工作力度,在继续保持路面超限治理高压态势的同时,通过公布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名单、实施货运车辆超限治理公路、运管部门信息抄告制度等措施,推进源头监管的不断深化,全市公路超限率明显下降,控制在2.2%以内。坚持涉路施工的多部门联合安全评估,全面开展国省道公路和以镇村公交和校车线路为主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标准化改造,提升公路安全出行系数。

 

    三是“信息路网”。加强路政基础信息采集,建立健全公路管理档案,辖区公路、公路用地、附属设施等基础数据和搭接、交叉、非标、穿跨越等路政信息均录入江苏省公路内网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全市所有路政巡查车辆安装移动视频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实现集视频监控、语音对讲、GPS定位和无线上网功能于一体的“四合一”功能,大幅度提高执法效率。完善常州公路GIS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地理位置信息标注、视频图像叠加、交通流量数据接入、GPS地图实时定位,将公路管养节点全部纳入监控体系,信息化平台集成应用初显雏形。

 

    四是“服务路网”。优化网络审批平台的流转效能,从清理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入手,做到“为民办事、让民满意”。严格执行收费公路“绿色通道”政策,为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联合作业收割机以及省政府规定的其他减免车辆开启绿色通道,实现优先通行,已减免通行费达80余万元。提升出行信息服务质量,多渠道发布公路预警信息,公布咨询热线,实现路网信息的全天候查询。强化公路应急保通能力,建立“预警、响应、处治”的应急机制,明确突发事件各个环节的目标控制和责任分工,有效处置了应急突发事件130余起。尤其在夏季主汛期,通过应急处置中心平台,编织辐射全市各条干线公路的应急抢险网络,成功应对了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全市路网运行安全畅通。

 

主办单位:常州市交通运输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

电话:0519-856821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