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市公路养护运用多项新技术 科技兴路特色彰显
发布日期:2012-08-28

    近年来,常州市公路部门在公路养护中践行“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日常养护中广泛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技术革新发挥节能减排效益,带动养护效率和养护水平的提高。

 

    一是节约型技术。在241省道路面大修工程中,将破除的废旧水泥混凝土板块,通过技术处理进行再生使用,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极大降低工程造价。在241省道小陈庄至平桥段的路面坑塘修补中,采用具有良好压实性、抗渗水性、快速修复性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在常温下能预先拌制并密封保存,运输至现场即能使用)成功解决了应急抢修和冬季低温季节路面坑塘的修补。

 

    二是低碳型技术。239省道昆仑转盘至石街头中修工程中采用沥青路面混合料热再生技术,并在路面混合料中添加“路孚8000”抗车辙剂,提高了路面使用性能,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明显加强,并降低路面车辙的产生机率,改善了公路行车的舒适性。239省道石街头至郎溪公路中修工程使用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混合料中采用橡胶沥青,既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又节约了能源。同时也降低行车噪音,使沥青路面更具耐疲劳、抗反射裂缝和抗老化性;

 

    三是预防型技术。在342省道试点使用玻纤高聚合物抗裂布,专门用于针对路面面层裂缝进行修补。该材料具有极低的延伸率和瞬时抗拉强度,可有效延缓反射裂缝产生,增加道路使用寿命,降低道路的修复周期和养护成本。在全省率先使用弹性混凝土快速修补桥梁伸缩缝病害的新技术,该材料只需将拌和料倒入缺损的伸缩缝内抹平即可,无需振捣,2小时后开放交通。其快速性对于车流量较大路段的伸缩缝修补极为重要,也是普通混凝土(至少7-10天养护期)无法比拟的。此外,它比普通混凝土抗裂性高500倍,质量轻40%,具有优越的抗冲击能力,在车辆通过时发生弹性形变后易回复,其强度完全能满足通行需求,桥梁使用寿命更长。

 

主办单位:常州市交通运输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

电话:0519-856821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