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公路部门管养优先 公路出行日趋便捷
发布日期:2011-11-06

    今年来,常州公路部门改变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管理、养护优先的思路,通过今年备战国检的具体工作,真正将“公路全寿命周期”理念落在实处,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有效改善路面平整度与路面破损率非双优路段的公路状况,对其他路段实施巩固提升,注重平急结合、小修保养与改善工程结合、预防性养护与精细化整治结合。今年累计投入养护资金7198万元,改善路面里程42.7公里, 104国道溧阳雷塘桥至丰台段、241省道溧阳小陈庄至苏皖交界段、239省道石郎线等3个路面中修工程已全面竣工通车。全市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99.7%,继续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二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监管,健全考核机制,严格奖惩挂钩,县道养护考核覆盖率达100%,乡道抽查率达20%。以创建县道文明样板路以及省级农路管养示范乡镇为抓手,各辖市(区)农路办积极开展县道综合整治,注重农村公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整体效果。全面完成全市182.7 公里县道文明样板路创建任务,两个农路示范乡镇(礼嘉镇和天目湖镇)即将接受省级验收。全市县道技术状况综合指数值达90.76,优良率89.79%,乡村道好路率76.2%。

 

    三是进一步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做到标本兼治。积极争取公路沿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路域环境管理的办法、制度,在全省首创对合法的非公路标志以及加油站道口实施续办管理,保护了公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各辖市(区)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手段,收效明显。全市干线公路路域环境达到“畅、洁、舒、美、安”的效果,经过检测,绩效指数达981.96,位居全省前列。

 

    四是进一步加大公路治超力度,坚决保护公路及桥梁运行安全。巩固完善路面联合执法机制,相继组织开展大规模、成气势、有成果的整治行动,多点布控、流动监测,形成了全天候、全覆盖的治超工作网络。今年全市检查车辆48179辆次,处罚超限车辆1130辆,卸载21664吨,超限率控制在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主办单位:常州市交通运输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

电话:0519-856821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