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铁”将会造成何等变局——走进高铁时代系列报道之观点篇 |
发布日期:2010-02-25 |
武广高铁列车全程1068公里,用时仅2小时51分钟,这样的速度比乘波音飞机仅仅慢了1小时23分钟。不久,常州也将迎来贴地而行的“无翅飞机”。它的来到,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大到一个城市的行政策略、经营运行,小到居民的衣食住行,城市决策者、经济实施者和社会研究者等等,他们都在思考。 来自官方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研究室主任朱海山: 高速铁路建设以后,城市之间距离缩短了,可以早上在上海上班,晚上就回到常州了。高铁将改变人的时空观念,让人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更广范围的活动,不同区域间的资源也将得到合理配置。 看待高速铁路将带来的改变,立足点应放在“高速”上,视角应站在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甚至全国。可以预见,“两铁”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南京等核心城市的地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同质化中有差异、差别化中有同质;对服务业产生双面冲击,核心城市的部分服务业项目会向沿线中小城市转移,各地有特色的服务业能成为公共资源;促进旅游业实现大提升;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形成新一轮利用外资的热潮,中小城市将以此抓机遇、抓总量、抓质量。 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李亚雄: “两铁”的特点是:快、准时、公交化。其核心意义是:扩大空间、扩大交流、扩大资源互动和共享。 它将改变区域发展的方式。实现“跨都市圈融合”;长三角进入上海、南京、杭州“三中心时代”;崛起一批新的沿线城市,如溧阳将脱离现在的发展模式,迎来新机遇;交通节点将重新放大,奔牛、新闸、戚墅堰、横林将得到节点式发展。 它将改变区域发展的方向。走向“极化发展”,即功能集中化、产业高端化,二级城市将“对冲分散”一级城市的部分经济功能,一些二级城市想建机场的梦想破灭;促进城市横向的分层分化,形成板块个性化、城市社区化、城市主配关系强化;考验城市的核心生存能力;加速区域扩容、带动城市人口增加。 它将改变区域交通的组织结构和组合方式。1000公里以内的航空运输将被史无前例地削弱;铁路的物流容量成倍放大;空、铁、公对接交通成为争夺点和机会点。 另有部分官方人士称,两条铁路的建设势必对我市产业的布局产生影响,帮助我们淘汰一些不适合现代城市建设的项目。最起码,“两铁”沿线不可能再有化工项目。常州需要寻找更适合我们城市格局的产业。 来自院校 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奇洪博士: “两铁”开通,对常州城市发展的影响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心态”影响。“心态”主要指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沪宁城际铁路开通,实现了轨道交通公交化,常州与无锡、苏州、镇江、南京、上海等城市将出现城市文化相融过程,常州居民的思维方式将受到周边城市文化影响。出行方便,势必导致“两铁”沿线城市居民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我们。尤其北京、上海、苏州、无锡等城市与常州时间距离的大幅度缩短,交流的日趋频繁,历史上不断进取的常州人必将又有一次思想的涤荡和思维方式的大转变。1400年前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使得常州成为数次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收益者;100年前沪宁铁路的开通,使得常州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得益者。“两铁”的开通,则使常州人看自己不足,思想的解放、思维的开放将缩短常州与发达城市在行为方式上的差距;同时,长三角城市“同城化”进程加快,外来“新常州人”增多,也要求常州应有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二是“业态”影响。城市发展业态主要指城市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可能表现为:制造业出现升级趋势,同时,一些传统制造业由于受成本因素上升,不得不向外转移;常州零售行业将受一定冲击,常州居民直接去上海等城市购物特别是高档消费品的情况日益增加,使得以销售高档消费品的企业在经营上不得不考虑产品结构调整;房地产业利好,由于常州在沪宁城际铁路沿线城市中房价偏低,随着“两铁”开通,地价不断升值及购房人来自周边城市增多,常州房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外来游客增加,将使得常州市内交通、旅游业看好。 三是“形态”影响。“两铁”开通,常州城市对外交通重心北移;同时,戚墅堰、奔牛城际铁路站的建设和开通,常州东西两侧交通得到一定优化。常州整个城市将形成以常州高铁站和常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两大对外交通“门户”,在两大“门户”中间的地段,将形成常州第二个城市中心,除了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外,将出现常州商业次中心。 四是“生态”影响。对城市而言,常州将朝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城市战略定位是常州发展首要考虑问题;对企业而言,常州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如何分工,需要常州各个行业的企业重新考虑;对居民而言,常州人可能住在常州,就业在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或无锡、苏州、上海、南京人到常州生活、就业,也就是工作、生活出现了城市间的分离;对城市经济发展而言,由于工作、生活出现城市间分离,可能有人在常州挣钱到无锡消费,或无锡挣钱到常州消费,如何发展城市服务业将成为常州未来重点考虑问题。 来自网络 预测者: 有人认为,“两铁”开通会给常州带来各种机遇,工农商三业都因此得益。我看不见得,很简单,“两铁”的两端是北京上海和南京上海,常州依旧处在中间,跟以往只有普通铁路时一样,位置尴尬。 客观上,“两铁”是高速列车,客流量必定大幅增加,但是不要忘记,无锡苏州同样处在“两铁”沿线,它们也同时获得这样一种变化以及好处。 “两铁”快速高效,大量缩短了城际距离,出行非常方便,节省时间,不过,出行的旅客仍然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至少都有具体的出行目的,而并非因为快捷方便,随便到哪个城市玩玩,这种人可能会有些,但绝对只占少数。 大量人口流动,跟流水一样,水往低处流,所以为了盛住水流,需要建造水库和坚实的堤坝。常州至少目前还不具备这种“蓄水”能力,所以留不住人,留不住水的堤坝一定是第一个被决堤的。 张先生: 从房价洼地说起。一些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把房价洼地作为“两铁”时代常州的机遇,希望通过“两铁”所引起的沪宁线购买力促进常州的发展。在中国,GDP由投资决定,而房地产投资又构成投资的大头,地方政府通过房地产发展经济,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常州房价低就一定能吸引购买力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烂苹果比好苹果便宜,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去买烂苹果吗?这个例子可能有点极端,但却说明人们在追求商品的时候,价格也许并不代表一切。房子作为消费品同时又是投资品,其需求不光取决于它的价格,同时还取决于其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而这种预期是由城市的投资价值所决定的。南京上海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而且越高买的人越多,这里面体现了房子的投资属性。更深层次的,体现了城市的投资价值。 因此,正确的逻辑应当是常州的城市价值低,因此房价也低,工资水平也低。在两铁时代,如果常州不能有效地提升其城市价值,那么房价洼地不仅不是常州的优势,反而成为常州的劣势。由于交通的便捷,许多常州的高收入群体会在临近的无锡苏州配置第二套住宅资产,虽然比常州贵了点,但却享受了更好的城市价值所带来的投资和生活收益,而随着高收入群体脱离本地市场,常州的城市价值进一步恶化,逐渐被周边城市所边缘化,这是所有关心常州发展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桃源一叶: 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形容常州人看“两铁”,也许不为过。“两铁”的开通对常州经济的影响如何,网上的讨论比起专家们的论文来虽不系统,但与现实更直接,因为两铁已不是“纸上谈兵”,就在眼前了。 常州人在看待常州经济时总有一个心结:与苏州、无锡作比较。现在随着城际铁路的兴建,随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又多了一个心结:常州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排第几位。常州人奋发努力、敢于争先在外界历来有好评,但实事求是看,因为人口、面积等不可比的因素存在,如果要在经济总量上排名在前,似乎是不实际的。当然在可比因素中,常州既有比苏州、无锡和其他长三角城市领先的,也有比较差的。沪宁城铁的开通,以及沪杭、宁杭城铁的开通,将形成长三角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这只会使长三角的经济更融合,各自优势更互补,产业分工更明显,贫富差距更缩小。到那时,常州人可能会以“我是长三角人”而自豪。 |
主办单位:常州市交通运输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
电话:0519-856821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