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世界第一桥”上的武进“鲁班”
发布日期:2007-07-24

    在世界第一大桥——苏通大桥工地上,活跃着一群武进“鲁班”的身影,他们就是江苏恒基路桥有限公司苏通大桥项目部的一群小伙子。
  作为常州地区唯一中标参与大桥建设的路桥公司,恒基路桥有限公司担负着大桥主线2.73公里路基、8公里接线路面和3.5公里桥面铺装施工的任务。他们自2003年4月进驻施工工地以来,已连续奋战了四载,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世界第一桥”的建设书写下浓重的一笔。这群年龄基本都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由于控制组织得力,工程进展速度较快,已先后有10余人被大桥指挥部评为“先进个人”、“先进项目经理”,路基和路面项目部也相继被评为“苏通大桥建设先进集体”、“廉政建设先进集体”。4年来,项目部没有发生一起安全和质量事故。
  项目部成立之初,面临着三大技术难关:第一道关,桥面防水层施工要采用“抛丸”这种新技术,这在我省高速公路水泥砼桥梁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恒基路桥30余年铺路造桥史上的第一次;第二道关,桥面铺装采用两层SMA13结构类型,这也是省内高速公路水泥砼桥面铺装史上首次采用;第三道关,大桥上风力普遍在4-5级,大的时候能有7-8级,如何保证铺装质量,抵御大风侵袭,也是摆在“恒基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攻克这些难关,项目部从瑞典进口了抛丸机,精心参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向东南大学专家咨询有关技术难题,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项目部领导身先士卒,为员工作出表率,并在施工中不断摸索和总结。路面项目部总工程师巢云中,今年33岁,中共党员。为了现场监督工程质量,解决施工现场的实际问题,他在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一站就是一天,逐渐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站久了就会腰疼脚麻。去年年底,医生建议他开刀,他因为工地上太忙,一直走不开,坚持要等到大桥工程结束后再去动手术。
  道路、桥梁工程师眭富国,老家在湖南,他自2004年到工地以来,每年只能在春节期间回家一趟,其余时间都在苏通大桥建设工地上度过,工期紧时还常常通宵施工。他告诉记者,最难忘的是寒风凛冽的冬夜,他穿着棉大衣在江上施工,江风如刀割一般,直灌进领口、袖口,吹得人迈不开步子,不过看着这座“世界第一桥”从“恒基人”手里茁壮成长,他也就欣慰了。
  眼下正是高温季节,也是沥青摊铺的大好时机。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冒着青烟的沥青上方空气仿佛凝固了。据施工人员讲,沥青面层温度超过180摄氏度,摊铺机上也有五六十摄氏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歇人不歇机,每台机械上不得不安排两人轮换施工,每天工人的衣服都是湿了干、干了再湿。由于接触女孩机会少,加之回家趟数少,工地上的年轻人普遍晚婚,二十七八岁还未成家的小伙子比比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有甘当铺路石的精神。”29岁的沥青施工队负责人华友新如是说。
  今年10月,江苏恒基路桥有限公司苏通大桥项目部即将完成施工任务,让我们预祝他们胜利归来!

 

主办单位:常州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

电话:0519-856821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8

苏ICP备05003616号